聊天或散步的时候,时不时地喝一口,浑身暖呼呼的,舒服极了。
但是用保温杯泡茶,也有人有一些顾虑,认为保温杯不能用来泡茶,会析出重金属,还会致癌。
保温杯泡茶真的有害吗?
我们来看个实验,揭秘真相。
01保温杯到底能不能泡茶?
央视曾经曝光“夺命保温杯”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人一阵后怕,原来保温杯还能伤人,而且保温杯泡水有可能对身体有害。
网上有一种声音是保温杯泡茶,容易析出重金属,不仅有毒甚至会致癌。
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吧。
市场监管局产品(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做过一次实验,用不同材质的茶杯,里面放入茶叶,看保温杯是否会析出重金属。

检测人员拿出9个不同材质的茶杯,茶杯的材质有不锈钢、塑料、玻璃、陶瓷和一次性纸杯,其中有7个是保温杯。
把茶叶放入每个杯子里,放入同样量的水冲泡。
经过一个多小时后,把茶倒入试管中,检测液体中的铅、砷、镉、铬的含量。
根据GB 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不锈钢制品的迁移量指标为:铬≤2.0mg/kg,砷≤0.04mg/kg,镉≤0.02mg/kg,铅≤0.05mg/kg。
结果发现,茶水中的重金属含量较低,除了3号杯使用年份比较长,重金属稍微高一点。
因此,质量没有问题的保温杯,一般是不会有重金属出现的问题,即使有析出,也是非常微量的,可以放心使用。

图源:中国义乌网
相反,如果质量不达标,确实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的情况,甚至还有其他隐患。
市场鱼龙混杂,大家购买保温杯的时候,一定要留个心眼,选择质量有保障的。
现在大家不仅喜欢用保温杯泡茶,还会用保温杯泡枸杞。

保温杯泡枸杞成为大家最常见的养生方式。
但是这样喝的方式也隐藏了一定的危险。
2020年福州有个女孩,用保温杯泡红枣枸杞,结果忘记喝了,几天后打开,保温杯突然“爆炸”,导致女孩眼球破裂。

保温杯为什么会爆炸呢?
因为红枣,枸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经过热水浸泡,糖分溶解析出,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
而且时间越长,气体越多,突然打开,就会导致热水喷涌,发生“爆炸”。

所以,再叨叨一句,热水和气体有一定危险,打开保温杯盖子之前,尽量慢慢拧开,温柔一点,等气体缓慢泡出来,避免出现意外。
02保温杯泡茶有哪些影响?
保温杯泡茶虽然无害,但会流失营养物质。
茶叶中含有茶多酚,氨基酸,芳香物质,多种维生素,如果用玻璃杯或盖碗冲泡,营养物质大多会在茶汤里,口感清爽,香气出色。

但是用保温杯闷泡,茶叶浸泡在温度高的水里,芳香类物质大量挥发,会加速氧化,含量呈现波动,由低到高再降低。

茶汤呈黄褐色,口感浓重苦涩,没有香甜甘润。
所以,用保温杯泡茶,基本不会影响健康,最致命的弊端是,影响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
除此之外,这几种食物也不适合装入保温杯里:
牛奶:乳制品所含酸性物质遇上不锈钢会起化学反应,会让牛奶腐坏、变质,引发腹痛、腹泻。

酸性饮料:保温杯的内胆如果是高锰低镍钢材质,就不适合装酸性饮品,这种材质遇酸易析出重金属,时间长了,影响健康。
中药:中药酸碱性不一,同样容易腐蚀保温杯的不锈钢内壁,产生化学反应。
02保温杯如何选购?
保温杯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非常常见,我们应该如何选购到质量好的保温杯,避免踩坑呢。
1、识印记
市面上常见的不锈钢材料有以下3种,可以通过瓶口或内胆上的印记来辨认:
- 201不锈钢——工业级不锈钢,耐腐蚀性较差,不建议购买。
- 304不锈钢——食品级不锈钢,加工性能和耐腐蚀性较为良好。
- 316不锈钢——医用级不锈钢,耐腐蚀性比304不锈钢更好,但价格偏高一点。
2、看外观
购买后一定要仔细观察杯底、杯盖、瓶口处有无异常,杯盖开关按钮是否正常,旋合性能和密封性是否有保障。
3、闻气味
合格的保温杯,用的材料都是食品级的,异味较小,基本是闻不到有味道的。
如果闻到刺鼻的味道,就说明材料劣质,一定不要购买。
4、摸性能
保温杯可以通过触摸,判断其保温性。
在杯子里装满开水后旋紧盖子,大概过2分钟~3分钟后,用手触摸杯身外表,若发现有热感,则表明真空层无效,内胆的保温效果不好。
大家购买保温杯的适合,除了关注颜值之外,更重要的是关心材质,是否是食品级不锈钢,这关系到我们的健康。
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食物不能装进保温杯,比如碳酸饮料,牛奶,中药等。毕竟保温杯不是冰箱,这些东西放进保温杯会发生化学反应。
至于保温杯泡茶,只要杯子选对了,几乎是没什么危害,如果你觉得保温杯泡茶方便,对口感要求不高,那就放心地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