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全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国籍:德国,代表作品: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
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九首编号交响曲、三十五首钢琴奏鸣曲、十部小提琴奏鸣曲、十六首弦乐四重奏、一部歌剧、两部弥撒、一部清唱剧,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因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被后世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一生经历坎坷,在他事业发展到顶峰时突然耳聋。面对这一打击,他不但没有消沉,反而更加热爱生命和音乐,并创作了举世闻名的《第九交响曲》《月光曲》等巨作,最终成为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童 年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一个贫寒的音乐家庭,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
贝多芬小的时候,他的父亲约翰从不过问家里的生计,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把他拽到键盘前,让他痛苦地练上许多小时钢琴,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
为了使贝多芬看上去像一个神童,约翰谎报了贝多芬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作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约翰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一个“神童”莫扎特。
1778年,波恩国立剧院一位叫菲费尔的年轻人赢得了约翰的信任和佩服,他既会唱歌又会演奏各种乐器,可谓是多才多艺,两个人很快便成了莫逆之交。此后,菲费尔成为了贝多芬的音乐教师。
菲费尔明白约翰的教育方法是不妥当的,于是转变了对贝多芬音乐教育的方法。那时贝多芬只有九岁,菲费尔发现贝多芬常喜欢自己写一些小曲子,于是就鼓励他大胆地进行创作。有时贝多芬也会要求菲费尔吹长笛,他自己就用钢琴弹出种种变奏。师生配合非常默契,吸引了街上的行人在约翰家的窗下驻足倾听。有时这些行人听得入了迷,常误以为自己置身在音乐会中,听到精彩的地方甚至拍手叫好。可是好景不长,一年之后,剧院解雇了菲费尔,他只好在一个清晨匆匆离开波恩,临行前甚至没来得及向贝多芬一家告别。
正在贝多芬为失去了老师而烦恼的时候,约翰向塞莱尔剧团的音乐指挥家聂费提出了拜师请求,没想到聂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充满灵气的孩子,欣然答应做贝多芬的指导老师。
聂费给贝多芬上第一课时就发现,贝多芬虽天资过人,却缺乏系统的训练。所以,聂费决定以巴赫的钢琴著作《关于钢琴的真正方法尝试》作为基础教材,对贝多芬进行系统的教学。
贝多芬的确是个天才,他似乎生来便与巴赫的乐曲有着不解之缘。一接触到巴赫的乐曲,这个小男孩就以无比的热情投入了弹奏。在贝多芬的诠释下,巴赫乐曲的巨大感染力被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个 性
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贝多芬十一岁就外出谋生。他当过剧院乐队的演奏员,也当过宫廷礼拜堂的代理风琴手。
十七岁那年,贝多芬在维也纳拜见了他所敬仰的莫扎特。他的即兴演奏赢得了莫扎特的赞赏。不久,贝多芬通过推荐,到波恩一位有名望的贵族家庭任音乐教师。在那里,贝多芬接触到许多思想进步学识渊博的教授、文艺家以及政府中一些较开明的人物。他们谈论莱辛、席勒和歌德,也谈论政治、哲学和艺术。年轻的贝多芬在这里受到进步思潮的影响,产生了向往民主共和的进步思想立场。
1792年,贝多芬第二次到达维也纳,跟海顿学习作曲。
之后,贝多芬向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尔学习对位法,也跟意大利歌剧作家萨列里学歌曲写作。由于有波恩方面的大力举荐,又有出色的演奏才华,贝多芬迅速进入了维也纳上流社会。
贝多芬虽然出身贫贱,但他却是一位性格傲慢脾气倔强的人。
一次,有位公爵要贝多芬为住在他宅邸的法国军官们演奏,贝多芬没有答应,公爵便板起脸命令他去演奏,贝多芬不仅坚决予以拒绝,而且气得几乎发狂。
这种傲视权贵的性格,使他跟德国大文豪歌德之间也发生过一些小冲突。这天,他俩散步时正遇上皇室卫队,歌德避到路边行礼,贝多芬却十分不满,认为他大可不必如此卑躬屈膝。
由于桀骜不驯的个性,尽管贝多芬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一生都过着贫穷的生活。有一次他甚至被当作流浪汉给抓起来,因为警察不肯相信穿得如此破烂不堪的人,竟会是一位大作曲家。
英 雄
正当贝多芬事业一帆风顺、声名如日中天之际,不幸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他得了耳聋的疾病。这对于他这样的音乐家来说是很残酷的打击,为了怕人发觉他耳聋,贝多芬逐渐离群索居,变得愈来愈孤僻,甚至想到了自杀。但是贝多芬不仅不向歧视他的贵族社会低头,也不向袭击他的厄运屈服。对艺术坚定的热爱和那种“要扼住命运咽喉”的炽热感情,使他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1802年,贝多芬迁到离维也纳车程一小时的海利金宁静村庄作曲,在那里完成了第二号交响曲。但耳疾恶化使他痛苦万分,因而他写下了《圣城遗书》,陈述悲惨的遭遇与不幸。
后来贝多芬又因康德的哲学观重建信心。“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头苦干。”此时他回到维也纳,乐思泉涌,写出了雷霆万钧的《第三交响曲》。此曲原想献给拿破仑,但因拿破仑加冕称帝,贝多芬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称为《英雄交响曲》。
同年,贝多芬写出了极出色的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1804年又完成第二十一号钢琴奏鸣曲《华德斯坦》。隔年接着完成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与独一无二的歌剧《费黛里欧》。在这一连串作品中他表现出真正的功力,如《华德斯坦》与《热情》使世人如痴如醉。
1808年贝多芬同时发表了第五号交响曲《命运》与第六号交响曲《田园》,1809年完成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这些全是永垂不朽的杰作。
但是,《第九交响曲》完成后,贝多芬的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贝多芬受了风寒,患了肺炎。1827年3月26日,一代天才于贫病交迫中与世长辞了。
贝多芬的许多重要作品都写于全聋时期,他自己无法验证其音响效果,所以在后期的某些乐队作品中,在配器法上存在着某些不完善之处。有时他坚持指挥自己的作品,难免要出乱子,甚至无法进行下去而使演出中断。尽管这样,他以惊人的意志和毅力坚持创作和工作,毕生不懈,为欧洲音乐史增添了最光辉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