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代表人物介绍(战国最具代表的法家思想人物)

时间:2024-11-13 09:46:07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诸子百家图

法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以法治国,法家高度重视法制,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法家关切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人在乱世中如何安顿?以法治国,就是法家提出来用以应对的核心理念。

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变法之始,就是魏国(魏文侯时期)丞相李悝(kuī)。商鞅初到秦国时也是携带着李悝的《法经》,逐渐实现了自己在法学思想方面的建树。所以,在法家思想演化的过程中,李悝为始、吴起次之、商鞅执行的最为透彻。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享年57岁),战国政治、改革、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青年崇尚法术学,李悝吴起影响深。初任魏国中庶子,惠王不识真才俊。

孝公颁布招贤令,裹挟法经投景监。蓄意谋得三会面,孝公深感霸道策。

君臣一心欲强秦,宗亲贵族暗使绊。南门立木以为信,国都百姓方悉知。

太子不屑亲犯法,太傅太师皆受过。严明法令逐推行,国富家强夜不闭。

经济强盛伐外敌,人丁兴旺阔疆域。盛极一时秦为大,天下迟早归一统。

孝公病逝惠王继,昔日过节今日续。贵宗诬告商鞅反,慌乱逃窜无所依。

行法匆匆二十载,能治如此真乃幸。自行法度不可破,以身殉法后世传。

上述196字草草囊括了商君的一生。商鞅的思想在其死后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一门学派,名为商学派。商学派经过建立、开拓、发展、定型和后劲五个阶段,配合秦的历史,逐渐成为主宰秦国乃至秦朝的思想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