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12-05 17:45:38

历经一个冬天的蛰伏,终于迎来了龙抬头,龙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直都是吉祥的化身,所以二月二龙抬头对于中国人来而言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接下来就跟随红船旅文一起来了解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习俗呢?二月二背后又有哪些关于天文学的神奇传说呢?

龙抬头·起源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

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古人真的能在这天看到龙吗?人们当然不会在“龙抬头”这天亲眼看到蜇龙升天。之所以叫“龙抬头”,主要有两个原因:

从天文看,古人们在周天黄道确定了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并将这二十八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四宫,每宫七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四种动物。

其中,东宫七宿被想像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由三十颗恒星组成。在东方的七个星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们构成一组,称之为东方苍龙。

苍龙头部“角宿”上有两颗星:角宿一和角宿二,代表苍龙头上的两只犄角。“角宿” 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颗星排列成一个簸箕的形状是“氐宿”,代表着龙爪。龙爪后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别代表了龙的心脏和尾巴。

恒星是相对不动的,当地球公转的位置使巨龙星座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掉星光,人们就会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而过一段时间以后,地球的位置转移了,巨龙星座又会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找到了这个规律,并以它来判断时令。

当被称为“龙角”的东宫七宿的第一宿出现于地平线上的时候,正值二月初二前后,由此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从节气上看,农历二月初,正处在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前后,恰逢春季来临、新一年农事开始之时,人们为了向象征风雨主宰的龙敬祷祈雨,就有了“龙抬头”的叫法。

另外,民间又把蛇称为“小龙”。惊蛰前后,蛇、青蛙等许多动物结束冬眠,开始出来活动,和“龙抬头”这个说法也相映成趣。

龙抬头·习俗

剃龙头

农历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北方过年有风俗,正月不剃头,生长了一个月的头发必须得在龙抬头日剃掉。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这天,家家理发店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吃龙食

这一天在饮食上也是有一定讲究的,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所以这一天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扶龙须”,吃米饭时“吃龙子”等等。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这些都寄托了人们骑龙赐福的强烈愿望。

舞龙

这一天民间还有舞龙的习俗,寓意是为了保佑风调雨顺、祥瑞平安。借助龙的形象举行求雨活动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书中提到舞龙求雨的活动,在汉代画像石上也刻有“戏龙”的舞蹈场面。

总而言之,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俗语里有“龙不抬头天不雨”一说,因此龙抬头是复苏和吉祥的象征,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象征着美好希望的未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让我们一起期待春暖花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