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驹(1119-1185年)字千里,宋朝皇族。他因擅画青绿山水而享盛名,工山水、花果、翎毛、楼台,青绿山水尤善。他将水墨山水的趣味与技法融入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大青绿画法中,形成了一种介于院体画和文人画之间的“精工之极,又有士气”的风格。这是青绿山水由唐到宋的一大发展。故明代“文人画”的大力倡导者董其昌曾称赞赵伯驹的绘画“精工之极,又有士气”,“虽妍而不甜”。
台北故宫有一幅传为赵伯驹的《汉宫春晓图》,其上仅有《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两枚印章,更没有赵伯驹的落款和钤印。
国内某藏家有一幅赵伯驹的《汉宫春晓图》,上有赵伯驹题款《千里赵伯驹製》并钤印《赵伯驹》,乾隆和梁诗正分别题诗。此图与台北故宫所藏的画构图大致相同,但细节上有区别。














赵伯驹

台北故宫 《汉宫春晓图》
自南宋赵伯驹作画开始到嘉庆最后的鉴藏印至今,已经历了900多年,上有12人的鉴藏印30枚。
按人物年代排序如下:
南宋:
赵伯驹 印文《赵伯驹》
明代:
姚广孝《寿杶堂》
姚绶《进士嘉兴姚公绶氏》
张弼《东海翁》
史鉴《西村逸史》
李东阳《茶陵世家》
项元汴《神品》
笪重光《一字太辛》
清代:
耿昭忠《公》、《丹诚》、《琴书堂》
梁诗正《诗正》
乾隆
印文《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鑑赏》、《三希堂精鑑玺》、《御书房鉴藏宝》、《宜子孙》、《八征耄念之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鑑古》、《寿》、《石渠宝笈》、《宝笈重编》、《宝笈定鑑》、《石渠宝笈所藏》、《乾隆御笔》、《乾清宫宝》
嘉庆《嘉庆鉴赏》、《宝笈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