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套娃(俄语:матрёшка;英语:Matryoshka doll)是俄罗斯特产的木制玩具,一般由多个一样图案的空心木娃娃一个套一个组成,最多可达十多个,通常为圆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颜色有红色,蓝色,绿色,紫色等。最普通的图案是一个穿着俄罗斯民族服装的姑娘,叫做玛特罗什卡,这也成为这种娃娃的通称。
14世纪,最早起源于莫斯科以南70公里的俄国古镇扎郭尔斯科(Загорск)的套娃,由于世世代代工匠精湛的雕刻和绘画技巧以及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积淀,受到了各国小朋友和大朋友的喜爱。
起源于一个神奇的传说

相传很多年以前,在俄罗斯民族有两家表亲相邻,表兄妹童年相伴长大,后来表兄远走它乡,由于思念家乡的表妹,每年做木娃娃,一年比一年做的娃娃大。数年后,他回到了家乡,将娃娃送给了表妹,后人模仿传称套娃,又叫吉祥娃娃。由于它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直至今日,在俄罗斯某些地方仍保留着男孩赠送女孩套娃的传统。

另一故事则是说:在旧时俄罗斯农村,Matryona和Matriosha是一个非常普通妇女的名字。听到这个名字,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大户农民家庭里的母亲,通常是一个健壮能干、略有些肥胖生了许多孩子的俄罗斯妇女形象。而胖嘟嘟的木娃娃肚子里又藏着这么多小娃娃,于是套娃就自然而然成了雕刻精致、色彩鲜亮木娃娃们的名字了。

另一种说法则是套娃在18世纪初,是以日本本州岛的一个叫弗库鲁马(Фукурума)的佛教圣者为形象制作的日本玩偶娃娃,而传入俄罗斯的,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后期经过俄罗斯人的不断琢磨和完善,才有了今天形态各异、制作精美的套娃,而且成了特有的俄罗斯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

第一个俄罗斯套娃出现在十九世纪末期,但在众多的具有典型的俄罗斯特色的事物中,它却得到了空前的认可,成了俄罗斯民间艺术的象征。

俄罗斯套娃,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期,用桦木、椴木等精制而成。大的套小的,小的套更小的,最少的有三层、五层、七层、十层至六十层,甚至更多。俄语称为“матрёшка”。

现在的套娃继承了传统的可爱的小女孩和农妇的形象,又出现了新的创意,如政界名流、各界艺人、著名建筑、民间故事等等。套娃的制作从选材、风干到成型要经过二十几道工序,做工精美细腻,工艺精湛。

1
俄罗斯套娃的含义是什么?

“俄罗斯套娃”在俄语称为“матрёшка”,就是祝福美好的意思,寓意着旺盛的生命力、健康壮实的身体和人丁兴旺的后代;也寓意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永不分离的意思。
2
从沙皇到普京:俄罗斯套娃见证百年历史

学历史的人都知道,一个时代的风貌,是可以从当代文艺作品和器物上折射出来的。在俄罗斯,套娃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从沙俄时期到至今,套娃已经换了好几张脸了:从最早的农奴制下的干农活的村姑,到苏联时期的宇航员、至今仍风靡该国的先锋女子朋克乐队Pussy Riot(造反猫咪),这些形象的变迁背后是这个国家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