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querel, Bq,简称贝可,是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以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Antoine Henri Becquerel,1852—1908)的名字命名的。
如果放射性物质每秒钟有一个原子核发生衰变,那么其放射性活度即为1贝可(1Bq),每秒有1百万个原子核发生衰变,其活度为1MBq(1兆贝可)。

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福岛核电站场地内存储了约123万吨经过ALPS(多核素去除装置)再次处理后的核污染水,其中最主要的是氚(ALPS不能有效去除氚),其总含量约为860万亿Bq,浓度为73万Bq/升。日本政府表示会将其稀释到日本国家标准的1/40,即1500Bq/升(日本核电站废水中氚排放浓度标准为6万Bq/L)。
福岛其他的放射性元素经ALPS处理好后,其放射性以降低到了安全线以下——
铯137从处理前的599Bq/L,降至0.185Bq/L;
钴60从36.3Bq/L降至0.333Bq/L;
钌106含量处理前未达到检出界限值,但处理后仍在1.43Bq/L;
碘129从29.9Bq/L降至1.16Bq/L。
自然界(包括水、纯净水)就包含各种放射性元素,比如全球海洋中放射性铀的总量约为“45亿吨”,放射性氚的总量约为“25亿吨”。因此,海水中的放射性活度平均约为8.5Bq/L。福岛废水中,除氚以外,其他放射性元素的浓度都低于海洋中自然存在的放射性。
由于自然界中的放射性物质无处不在,因此在食物和饮用水中也当然含有放射性元素。
欧盟规定的日常饮用水标准为≤1000Bq/L,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标准为≤10000Bq/L。如果日本政府披露的信息是真实准确的,那么稀释后的废水其放射性活度高于欧盟饮用水标准,低于世卫组织标准,在海洋中再稀释200倍之后,将低于海水的平均放射性活度。

一个氚原子核只会发生一次β衰变(释放一个高能电子后转变为氦3,氦3不再具有放射性),其β衰变的最大能量为18.6keV,平均能量为5.7keV,其放射的β射线穿透能力较弱,在水中最大射程为6微米(千分之六毫米),在空气中最大射程仅为5毫米——普通衣物即可阻挡,或者被人体皮肤中的水分阻挡,所以通常认为氚从外部对人造成辐射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由于氚是氢的同位素,因此它可以水分子(一个水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的形式进入人体内部甚至细胞内部。在人体内部的氚发生β衰变,就会对人体造成“内照射”(电离辐射)。如果你喝了一升放射性活度为1000Bq/L的纯净水,那么理论上在你的体内每秒钟将有1000个放射性原子核(比如氚原子核)发生衰变,同时发出放射线对体内细胞等造成伤害——事实上,这种事情每时每刻都在我们体内发生,因为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绝对的纯净水,也没有完全没有放射性的水和食物。
是否真正对人造成实际的伤害,还要看放射的总量和强度,脱离开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强度和总量来谈放射性是不科学的,也是非理性的。